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广东高考 > 文章正文
 
广东:07高考录取率超6成 文科本科线高过理科
2007-5-9 9:33:00 来源: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小 大】

CFP 供图

  记者昨(8)日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全国各高校在广东招生的专业和计划已经揭晓,各普通高校在粤招生总计划35万,而广东省全省高考(高考新闻,高考说吧)考生人数达55.3万人,录取率大约为64%。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预测,由于文理科报考的不平衡,本科层次的文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将会高于理科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今年高考录取率与去年持平

  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初步统计,今年全国各高校在粤招生35万多人,其中本科16万人,专科18万多人,高职高专1.1万人。
今年,广东省高考考生报考人数达55.3万人,增长6.9%,其中报考普通高考的考生51万人,比2006年增加3.4万人,增长7.2%,估计普通高考录取率与去年基本持平。普通高考考生中,文科类考生24.7万人,占48.5%;理科类考生22.4万人,占44%。

  理工类人才需求大于文科类

  从今年各高校招生计划来看,理科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比文科类本科专业招生计划高27个百分点。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解释,高校招生计划的多少是由高校专业设置情况所决定的。目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所设置的专业,理科类专业比文科类专业要多得多,特别是在重点院校。比如在广东招生的第一批录取院校中,理工类的院校或专业大大多于文科类院校或专业,因此,高校招生理科专业计划大于文科专业招生计划是正常的。

  另外,从国家以及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情况看,理工类人才需求也大于文科类。可以说,高校招生计划情况实际上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反映。他强调,高校理科招生计划大于文科招生计划多年不变,即使在前几年,广东省高校招生不分文理类划线,情况也是一样的。

  文理分开划线 志愿怎么填?

  今年广东省高校招生计划实行文理分开招生,文理分开划线,考生如何填报志愿?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说,可以预见的是,实行文理分开划线后,本科层次的文科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将会高于理科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填报志愿时,特别是文科类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院校志愿之间必须形成合理梯次。他强调,今年,专科层次录取将适当放宽学校专业选考科目的限制,以增加文科考生的录取机会。

  实行原始分 往年如何参照?

  今年高考计分实行原始分,填报志愿时如何参照往年分数?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说,总分标准分难以与具体的原始分一一对应,但考生可以将自己的平时学习成绩,与往年本校同类别、同层次的同学进行比较。今年我省高校招生录取率与去年基本持平,考生可以参照去年本校同层次考生被录取情况,再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和志愿选报相应学校及专业。

  广东省高考本科志愿填报工作将于5月15日~25日进行。

  “阳光招考在线活动”今日18:30启动

  高考有疑问 请拨16880215

  由广州市招生办、广东广信通信服务有限公司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阳光招考在线——2007年广州市普通高校招生大型咨询活动”今日18:30将正式启动。

  届时,广东省内考生都可通过拨打16880215的电话方式,与自己意欲报考的心水院校倾心交流,名校招生办老师将向您现场解答填报志愿的困惑。

  直播时段:5月9日及5月10日18:30-21:00

  非直播时段,即5月10日21:00时后,考生可以收听专题咨询会的录音精华。

  在电话咨询的同时,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大洋网(http://www.dayoo.com)、广州视窗(http://gznet.gd.vnet.cn)、信息龙(www.163.cn)和广州招考网(http://www.gzzk.com.cn)四大网站将开设“咨询直播室”,同步播放各高校“咨询室”的咨询情况,免费供考生、家长在网上选择点播收听。

  大学校长不得在校办企业兼职

  高校院、系、所、部、处、教研室一律不得对外经营和投资

  本报讯(记者秦晖 通讯员赖红英)广东省教育厅等6个部门日前联合发出《关于积极推进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产业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高校校级领导一律不得在高校企业中兼职,也不得通过奖励性渠道持有高校科技企业的股份。除高校资产公司、大学科技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其他科技企业一律不得冠用校名。

  为了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通知要求高校所有经营性资产原则上都要进入高校资产公司,对不进入高校资产公司的经营性资产应当完整列出,说明理由,由教育厅核准。各高校要设立学校资产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加强对经营性资产的监督与管理。

  高校校园内的土地使用权、事业拨款、基本建设费、专项拨款、科研代管经费、学生学费以及维持事业正常运转、保证完成事业任务的房屋、设施、设备等各项资产,不得作为对高校企业的投入资本。

  高校的院、系、所、部、处、教研室等一律不得对外开展任何形式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原已创办的企业,其股权和资产一律划归资产公司。高校设立高校资产公司后,校级领导除在高校资产公司兼职外,一律不得在高校企业中兼职。校级领导在高校资产公司兼职不得领取薪酬。校级领导除作为技术完成人可依法技术入股外,不得通过奖励性渠道持有高校科技企业的股份。

  此外,除高校资产公司、大学科技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外,其他科技企业一律不得冠用校名。(记者 秦晖 通讯员 廖翊华)

  昨天(8日)下午,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召开的广东高校学习方永刚先进事迹座谈会在省教育厅举行。来自多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今年全国各高校在粤本科招生计划

  报考人数 本科招生计划 占本科总招生计划的比例

  文科 24.7万人 5.3万人 33.1%

  理科 22.4万人 9.7万人 60.6%  (记者 秦晖 实习生 徐静 通讯员 赖红英)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